【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拼音名】Jǐnɡ Kǒu Biān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Chinese Brake, all-grass of Huguenot Fern., all-grass of Serrulate Brake, all-grass of Spider Brake
【别名】大叶井口边草、线鸡尾、楚箭草、凤尾草、玉龙草、狼牙草、双凤尾、金鸡尾、大叶凤尾、鸡爪凤尾草、背阴草、凤尾接骨草、爬岩龙、八字龙、黑枸杞
【来源】
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亮凤尾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s cretica L.var.nervosa(Thunb.)Ching et S.H.Wu[P.nervosa Thunb.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鲜用,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50-100cm。根茎短,横走,密被棕色披针形鳞片。叶纸质,密生,二型;营养叶柄长12-35cm,光滑,禾秆色,有时下部带红棕色;叶片卵形或卵圆形,长20-40cm,宽15-25cm,基部圆楔形,先端尾状,单数一回羽状;侧生羽片2-5对,对生,线形,长12-20cm,宽8-16mm,最下部羽片有柄,基部常为二叉状深裂,边缘有刺状锯齿;叶脉羽状,侧脉二叉状或不分叉;孢子叶较大,叶柄长30-50cm;叶片卵圆形,长25-40cm,宽15-20cm,一回羽状,但中部以下的羽片通常分叉,有时基部1对还有1-2片分离的小羽片;侧生羽片2-5对,线形,长15-20cm,宽6-8mm,近先端营养部分有尖齿。孢子囊群生于羽片边缘至近先端而止;囊群盖线形,膜质,全缘,灰白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阴湿处或石灰岩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中、西南及陕西、浙江、江西、福建、台湾、西藏等地。
【化学成份】
根茎含大叶凤尾蕨甙(creticoside)A、B、C、D。
全草含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