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养血通脉,活血祛瘀。治疗末梢神经炎。...
-
桔梗10克,黄芩10克,浙贝10克,天花粉10克,七叶一枝花10克,金银花12克,苍耳子6克,甘草6克。...
-
蒲公英最早见于《新修本草》,称其味苦、性寒,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等功用,是一味极其常用的中草药。...
-
根据临床资料统计,几乎50%-7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胃肠功能紊乱。...
-
刺五加对习惯性失眠、神经衰弱、食欲不振有显著疗效。...
-
玉屏风散出自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黄芪白术有免疫增强、免疫调节的作用。...
-
睡眠,你的睡眠如何?是否一觉到天亮?是否每天定时会醒?如果会醒,是几点会醒?是否多梦?等等....
-
询问妇女的月经、带下的情况,可以帮助了解病人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状况,对诊治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医生:中山一院中医科副教授秦鉴采写:记者邱瑞贤通讯员陈起坤...
-
妊娠后阴道不时下血,或时下时止,量少而无腰酸腹痛者称为胎漏;若妊娠期见有腰酸,腹痛或下腹坠胀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
高血压病属中医学的眩晕、头痛范畴。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高血压患者不妨试试下列足浴方:...
-
颈椎病多发于老年人,预部长期疼痛,活动受限,常伴有一侧肩臂麻木,肌肉萎缩,或心慌、胸闷等,下面向本报读者介绍几种验方,不妨一试。...
-
中医认为,眩晕的病因分为几类。其中,痰浊中阻所致的眩晕可见头昏如蒙、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苔白腻、脉濡滑。...
-
芦荟治感冒咽喉肿痛...
-
益母草最先载于《神农本草经》,当时叫茺蔚,其味辛、苦,性微寒,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之功。...
-
“玉屏风散”是中医经典名方之一,从元朝起就被用来预防感冒...
-
糖尿病合并皮肤感染(真菌感染、化脓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等)、糖尿病血管病变引起的神经血管性溃疡、糖尿病性坏疽...
-
一般来说,当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时即为低血压,可分为体质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继发性低血压等几种类型。...
-
陈修圆《医学实在易》一书中明确提出“问诊是医家第一要事”。...
-
坐骨神经痛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的结果(属“痹证”范畴),中医认为,肾肝亏虚,寒湿之邪趁虚侵入,导致气血闭阻而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