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低密(《纲目》),乌犀角(《证治准绳》),香犀角(《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犀科动物印度犀、爪哇犀、苏门犀等的角。犀性凶猛,狩猎时须先隐伏路旁,开枪射杀,或察其足迹出没之路径,在途中设陷阱以捕获之。杀死后将犀角割下即可。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定惊,解毒。治伤寒温疫热入血分,惊狂,烦躁,谵妄,斑疹,发黄,吐血,衄血,下血,痈疽肿毒。
①《本经》:治百毒,瘴气。杀钩吻、鸩羽、蛇毒。
②《本草经集注》):解莨菪毒。
③《别录》:疗伤寒,温疫,头痛寒热,诸毒气。
④《药性论》:辟中恶毒气,镇心神,解大热,散风毒,能治发背、痈疽、疮肿,化脓作水。主疗时疾热如火,烦闷,毒入心中,狂言妄语。
⑤《食疗本草》:治赤痢,研为末,和水服之;又主卒中恶心痛,诸饮食中毒及药毒、热毒,筋骨中风,心风烦闷。又以水磨取汁与小儿服,治惊热。
⑥《日华子本草》:治心烦,止惊,退热泪痰,解山瘴溪毒,镇肝明目。治中风失音,热毒风,时气发狂。
⑦《纲目》:磨汁治吐血、衄血、下血及伤寒蓄血发狂谵语,发黄发斑;痘疮稠密,内热里陷或不结痂。泻肝凉心,清胃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磨汁或研末,3~6分;煎汤,0.5~2钱;或入丸、散。外用:磨汁涂。
【注意】
①《雷公炮炙论》:妇人有妊勿服,能消胎气。
②《本草经集注》:松脂为之使。恶藋菌、雷丸。
③《纲目》:升麻为之使。恶乌头、乌喙。
④《本草经疏》:痘疮气虚无太热者不宜用;伤寒阴证发躁,不宜误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