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纲目》
【拼音名】Yā Zhūn Yī
【别名】鸭肫内皮(《本草求原》),鸭肫皮(《药材资料汇编》),鸭内金(《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砂囊的角质内壁。将鸭杀死后,取出鸭肫,剖开,剥取内壁,洗净晒干。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
【性状】干燥砂囊内壁,呈类圆形碟片状,如鸡内金而?a href=http://www.htysw.net/special/xia.html target=_blank>虾瘢?砻娉屎诼躺?蜃虾谏??杂兄逦啤V仕桑?厦娼侵省F?龋?段⒖唷?/p>
【功能主治】治诸骨鲠,噎膈翻胃。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5~1钱。
【附方】
①治诸骨鲠:鸭肫衣炙研,水服一钱,取其消导。(《纲目》)
②治噎膈翻胃:鸭肫衣数十个。晒干微炒,为末,每早烧酒送下六分,频服。(《经验广集》鸭肫散)
【备注】本品在四川、云南及湖南等地,与鸡内金同等使用。参见鸡内金条。
【摘录】《*辞典》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