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正文

24节气养生经之立秋篇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9日

立秋的养生总则:“立秋天渐凉,要防燥伤肺”。

1.立秋的气候及物候特点

24节气养生经之立秋篇

立秋是24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是秋季6个节气中的第1个,在每年公历8月7日前后,太阳黄经135°,斗指申位(西南方向)。

立也,始也,立秋标志着从这一天开始,将进入秋天,所以叫立秋。

从立秋开始,早晚虽然开始有凉意,但中午依然很热。所以立秋后依然要注意避热纳凉,早睡早起。

2.立秋的病候及养生

——夏秋之交病候有哪些特点?

立秋到秋分之间,属于“入地户”,气化由阳入阴,天气渐凉,热渐退;昼渐短,夜渐长;气候由热转凉,大地逐渐转为收藏。所以,从立秋起,要开始养阳。

第一,人体气血也开始逐渐内收,表现为呼吸、心跳逐渐变慢一些,新陈代谢也开始减慢,以适应与自然相应,脏气开始内藏的需要。所以从立秋起,要开始养收。

第二,夏秋之交,天气忽冷忽热,燥湿不调,寒温难定,阴阳气交不稳定,容易得病,所以就要养好生。

第三,养生原则:早卧早起、多做深呼吸,多吃润肺生津之品。

——夏秋之交要防哪些病?

第一,防肺燥。秋天的主气是燥,所谓金秋之时燥气当全,燥气通于肺,所以从立秋开始就应该重点养肺,初秋,热气未退。肺燥者要开始吃些清凉养肺润燥之品,如百合、秋藕、白梨、白果、杏仁、秋梨、枸杞、秋蜜、荸荠、银耳等。秋分以前很热燥,所以如果咳嗽、咽干、舌黄可酌加清热类,如桑叶3克、菊花3克、麦冬5克,泡水饮,或桑叶3克、黄芩3克、桔梗5克泡水饮。

第二,防便秘。立秋之后,雨水渐少,气候渐燥,大肠与肺气通于秋令,所以燥气也常伤肠津而易便秘。

保养大肠方法:多喝水,早晨卯时(5~7时),大肠经“值班”时一定要喝一杯水。多吃润肠通便的蔬菜、水果,如萝卜、莴笋、西瓜、银耳等。

第三,防鼻衄。秋后燥热易伤肺络而出现鼻干出血,要少吃辛辣燥热之品,如酒、辣椒。

第四,防秋困。克服秋令,因燥热耗阴伤气,所以立秋后易乏力困倦,养生的办法是早卧早起,保证睡眠。适当吃一点西洋参、话梅泡水饮,话梅性酸可帮助生津,收敛肺气。

处暑与养生

处暑养生总原则:“处暑日头毒,要防秋老虎。”

1.处暑的气候及物候特点

处暑是24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也是秋季6个节中的第2个节气。在每年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黄经150°,斗指申位(西南方向)。

2.处暑病候及养生

——支气管炎易发作

由于雨水渐少,燥气渐增,患有气管炎的人,进入处暑后易于发作。原因是秋燥伤津之故,症状多为痰少干咳。保养办法:可以吃秋梨膏、枇杷、杏仁、秋梨、白萝卜、苹果、百合等清凉润肺之品。

——易患咽炎、扁桃体炎

由于天气燥热,如果太累,不注意休息,或食辛热之品过多,抵抗力下降,就易患咽炎、扁桃体炎,可多吃养阴生津、清火之品,如口含橄榄、青果,另外可用金银花3克、桔梗5克、甘草3克泡水饮。若病还不好,请看医生。

——痔疮易发作

多因燥热伤于大肠肛管之故,那就应多吃清热润燥的蔬果,如油菜、油麦菜、萝卜、黄瓜、西瓜、土豆、木耳、红薯等,尽量疏通大肠,避免便秘,如痔疮出血应看医生。

——多饮红葡萄酒

介绍两个简易自制红葡萄酒的方法。第一个方法:买2500克紫红皮的葡萄,用淘米水泡半小时,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晾干,放到干净的瓶子或缸里,边放边用拳头挤压,然后加250克白糖,搅拌后封顶。1个月后开封即可饮用。第二个方法:方法同上,只是在两周后开封加100毫升的二锅头酒(不会喝酒者不加),搅拌后再封顶,1个月后开封,饮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