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正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林昌松谈:中西医结合 治疗“不死之癌”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5日

不死的癌症 到底能否“治愈”

风湿病,我们常称呼为“不死的癌症”。这个说法非常形象,也说明疾病的难治性。风湿病到底能不能治好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林昌松信心十足地说:“是可以治好的,但是不敢说都可以‘治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林昌松谈:中西医结合 治疗“不死之癌”

林昌松教授告诉小编:“其实相当一部分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可以治愈的,因为它本身有一部分就有“自愈”的倾向。大概有1/5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通过医生的治疗以后缓解了,也不再发作了。这部分病人是我们所说的可以治愈的类型。大部分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只能控制。我们医生治疗的任务:一方面控制、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作症状,一方面尽量延长缓解期,做到“少复发,或者不复发”。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治疗效果好的,一般缓解期可以延长至好几年。

治疗风湿病,适当的时候进行西药介入,是十分必要的。


专家简介:林昌松

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八内科)主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陈纪藩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擅长运用经方治疗风湿病及内伤杂病。具有较扎实的中西医基本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和协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2项,省科委课题2项……【详细】

西医药物治风湿 4类药物作用专

第一类:非甾体抗炎药,又叫做改善症状药。包括:西乐葆,莫比可,尼美舒利,扶他林等,有消炎,镇痛,以及一定的解热作用,可迅速改善病人关节的疼痛肿胀症状。非甾体抗炎药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主要是改善患者症状,但不能阻止疾病的发展。

第二类,改善病情药:改善病情药一般认为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风湿复发,甚至让风湿免疫病情完全缓解。

1、甲氨蝶呤:临床上最常用的改善病情药。甲氨蝶呤实际上是一个抗肿瘤药,后来用来治疗类风湿。甲氨蝶呤在作为抗癌药物治疗癌症时候,使用的剂量很大,副作用也不小,为什么会用来治疗风湿呢?林主任介绍说:“甲氨蝶呤在西医治疗类风湿用药中是一个最基础,最核心的药。临床上,有些病人我们建议使用甲氨蝶呤配合治疗,但许多病人不理解。一部分人误会自己得了肿瘤,一部分觉得自己接受不了这个药物的强大副作用。其实甲氨蝶呤在治疗类风湿时候,用量很小,比起抗肿瘤来说用量可能在1%,并且病人只需要一个星期服用一次。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效果不错,也比较安全的。”

林主任指出:甲氨蝶呤可引起胃肠道不适,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下降低等不良反应。在临床上也碰到一些服药后出现白细胞血小板下降、肝肾功能损害甚至需要抢救的病例,这其中多是病人误服或未能严格监测所致,若遵照医嘱使用还是很安全的。所以,临床上,使用甲氨蝶呤治疗时,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小心使用,患者切忌自行乱服药物。

2、免疫抑制剂:如爱若华,化学名字叫来氟米特。是一个治疗作用较强,效果较好的治疗类风湿的免疫抑制剂。同类药物还有羟氯喹、柳氮磺吡啶等。林主任告诉小编:“这一类改善病情药,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但是往往它起效比较慢,一般1-2个月才起效。所以临床上很多病人服用一周觉得没效就不愿意继续服用了。实际上这类药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起效的。一般在服药的前一两个月期间,我们主要观察病人有没有药物不良副作用,第3-4个月起我们才观察到药物是否起效,一般这类药物达到疗效高峰要半年左右,所以又有称它们为慢作用药。”

第三类药就是激素,激素在风湿科里边是一个王牌武器,激素常跟改善病情药搭配使用。

林主任介绍道:“以前,红斑狼疮在风湿疾病中,是属于致命性疾病,但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激素在规范使用的前提下,可以极大的提高红斑狼疮患者5-10年的生存率。在红斑狼疮的整个治疗中,无论是在活动期还是缓解期,都非常依赖激素的使用。比如上个世纪80年代,红斑狼疮患者5~10年生存率只有50%。这是因为当时并没有意识到激素在狼疮治疗中的重要性。90年代以后,随着狼疮治疗的规范,激素的使用越来越受到了重视,逐渐的形成了规范使用激素的指南和狼疮治疗指南,使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10年的生存率已经达到90%以上,经过正规治疗的患者大部分可以象正常人一样生活。”

此外,林主任十分痛心地告诉记者:“临床上,我们常常可以见到滥用、过用激素导致不良后果的案例。很多不负责的民间医生,为了追求所谓‘立竿见影’的疗效,滥用激素治疗而耽误了病人的病情。激素也比较便宜,很多家境不好的病人,吃过激素觉得效果不错,就在风湿发作的时候自行购买激素来吃,甚至当作止痛药来服,部分病人长年累月的服用,最终导致严重的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甚至有些股骨头坏死等严重不良后果发生。这是滥用激素的情况,但是激素如果合理使用,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随着风湿免疫科的发展,激素的使用也已经越来越规范了。林主任“告诫病人们不要自行使用激素,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来使用。”

第四类、生物制剂:生物制剂的出现,极大提高了药物缓解风湿症状的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消除炎症,是风湿病治疗的一个革命性的药物。现在市面上主要有益赛普与类克两种药品。林主任谈到:“益赛普与类克这两个药都很贵,比如说益赛普,一支就要400多,一次治疗需要两支,就需要800多。一个星期两次就要1600多。类克就更贵,类克一支就要6000多,一次起码要打两支就要1.3万左右,很多病人就用不起。”

以上几类药,为我们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这一顽痹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专家详细介绍:

林昌松主任中医师

林昌松,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陈纪藩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现任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第一临床医学院经典临床研究所副所长,曾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防治风湿病联盟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南六省防治风湿类疾病协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8年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并留校工作,擅长运用经方治疗风湿免疫病及内伤杂病。

科学研究:坚持临床实践和科研实践,积极开展《金匮要略》理法方药指导风湿免疫病治疗的研究。师承陈纪藩教授,2007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开展通痹灵系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项,发表科学论文50篇。2006年“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基础和临床系列研究”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东省科委成果鉴定。主编出版《风湿病中西医防治知识问答》、《甲亢中医疗法》,参编《从生活中防治甲亢》、《内分泌科专病与风湿病中医临床诊治》、《一病一方剂》等著作,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指导硕士研究生25名、博士研究生4名。

学科建设:提出金匮学科建设与风湿免疫专科建设紧密结合,以临床丰富教学内容,以教学带动临床的发展,以科研促进学术水平的提高,医教研紧密互动、深化经典回归临床的学科建设模式,创新中医教育新理念。2003年8月所在风湿病专科被确立为广东省重点建设单位,2004年10月提前以优秀成绩通过专家验收为省级重点专科,2009年1月风湿免疫科在第一附属医院正式挂牌成立,成为省内三甲医院中独立的规模最大、条件最好的风湿免疫科,同时成为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协作成员,金匮学科成为全国同类课程中唯一拥有临床教学基地的学科。2008年《金匮要略》课程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所主持“金匮要略精品课程网站”获第五届全国医学优秀电教教材一等奖。2008年“金匮要略课程建设与创新”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教医研三位一体的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年个人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推动风湿病学术发展贡献奖”。

教学研究:完成修订金匮要略本科、研究生、七年制及中西医结合本科各层次教学大纲和临床实训方案,编写本科生、研究生教材教参《金匮要略讲义》、《金匮要略教与学》、《中医经典选读》、《金匮要略理论与实践》、《伤寒金匮方剂歌诀新编》、《经典研究思路与方法》、《金匮要略百题精解》、《听名师讲经方运用》等。2006年完成广东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项目“中医风湿病专题学习网站”的建立,2008年完成金匮要略远程教学网站的建立。主持教学课题多项,发表教学论文十余篇,获教学成果3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