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很多人都出现了手脚冰冷、皮肤瘙痒、口干舌燥等症状,让人烦恼不已,针对冬季最容易出现的症状,我们请到了国家名中医郭纪生主任中医师为大家谈谈相应的中医对策。
专家简介: 郭纪生,男,1939年11月生人,主任中医师,现任石家庄传统医学国际交流中心主任、石家庄大德中医门诊部主任、郭可明中医研究所所长、石家庄市医学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华传统医学文化委员会副会长、美国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教授、日本中日气功研究所顾问,2005年6月,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郭可明雕像郭氏中医世家第三代传人郭纪生主任冬季烦恼症状之一:手脚冰冷
39健康网编辑:郭主任您好,冬季很多人都出现了手脚冰冷的现象,一般手脚冰冷多见于哪些人群?原因是什么呢?
郭主任:有些人不单是在冬季,平素也会出现手脚冰冷的现象,但到了冬季会更加明显,此类多属于身体虚弱或病后体虚,或脾胃虚弱的人群,女性多余男性。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气血虚弱,特别是阳气虚弱造成的。常见的有脾阳虚,肾阳虚等。中医认为:阳主温热,如果阳气虚衰就会出现以恶寒怕冷,少气懒言,尤其以背部怕冷,手足不温最为突出。
39健康网编辑:那有什么比较简单的方法缓解这种症状吗?
郭主任:最重要的原则是要保暖。最简单的方法是:经常用热水洗脸,洗手足,因为热水可以促进经络和气血的通畅,热可以胜寒,所以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其次还可以经常用手搓脸,按摩四肢与足部,也是同样的原理。
39健康网编辑:让手脚暖和,平时保养方面要注意什么呢?
郭主任:平素保养就要注意饮食和起居了。可以经常吃一些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比如羊肉,温暖的粥,大枣,桂圆,枸杞,韭菜,姜、鹿角等等。还可以适当的喝一点热过的黄酒。起居方面,在寒冷的季节保暖非常重要,尤其是保护好足部和背部的温度,一定要穿的很暖和,起床不要太早,等太阳出来再起来活动。
如果是症状比较严重的人,那就要考虑用药物来治疗了。
冬季烦恼症状之二:皮肤瘙痒
逢冬季,很多人的皮肤都会发生瘙痒、脱皮屑等现象,双腿和双臂最为常见。而中老年人和皮肤干燥型的人就更加严重,有的人经常把皮肤抓破了。这就是冬季皮肤瘙痒症。
39健康网编辑:就算是严冬,但很多人还是会通过喝凉茶的方法解决这样的问题,这种方法可行吗?会有什么后果呢?据闻女性尤其不能多喝凉茶?
郭主任:这个问题还是要分清虚实来看。如果是单纯的实热表现,那么喝凉茶是有益的;如果属于虚热的虚火,那么喝凉茶就不适宜了。对于女性来说尤其要特别注意,如果同时出现口干,烦热,脸上起了痤疮或疖痘,大便干燥,就可以用凉茶,如果平素有气虚血虚的表现,或者正处在月经期,那就要慎用了。
39健康网编辑:很多人都认为冬季是进补的最佳季节,但部分人一补,结果就出现了“上火”症状,比较矛盾,其实“进补”与“上火”有必然的联系吗?有什么方法能在进补的同时不上火?
郭主任:“进补”也要分清楚是“补阴”还是“补阳”。阳虚则补阳,阴虚则补阴,这是不能背道而驰,或一概而论的。补的对症不会上火,补反了肯定会上火的,因为那是火上浇油。一般来说补药都具有温热的特性,也就是偏于热性,用的时间长了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火”表现,所以即便是对症,最好也要适可而止,不可日日进补,大补特补。但久病重病,体弱多病者除外。此外,进补还应结合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来考虑,不能一概而论。
冬季烦恼症状之四:冻疮
39健康网编辑:部分人群的冻疮问题是“老毛病”了,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其实冻疮是可以预防的吗?如何预防?
郭主任:中医认为,冻疮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人体比较虚弱,尤其是阳气不足,气血的运行受到寒邪的阻碍,导致气虚不畅而发生冻疮。
冻疮是可以预防的。
预防的方法:第一,在冬季未到来之前就做好准备,尽早使用护肤品保护皮肤;第二,注意裸露在外的皮肤的保温和遮盖;第三,多使用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食品,以增加皮肤的耐寒性。
39健康网编辑:那治疗冻疮,有什么偏方吗?
郭主任:给大家推荐三个偏方:
第一:烈性辣椒适量,水煎,烫洗冻伤处,每日次数不限,轻者2-3日见效,稍重者一周见效。
第二:麻雀温热脑浆,涂在患处,涂抹后立刻保护好患处。
第三:猪板油100克化开,加入冰片10克,再冻成膏状,涂抹患处,每日不限次数。
冬季烦恼症状之五:咳嗽不停
咳嗽是疾病的一种信号,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冬春两季咳嗽的患者最多。而老年人和小孩是咳嗽易侵袭的人群。
39健康网编辑:老年人和小孩咳嗽的病因,是一样的吗?分别是什么呢?
郭主任:一般来说,一年四季中,凡是感受了邪气,以风,寒,湿,燥,侵犯肺脏都可以引起咳嗽,而以秋冬和春节发生为最多。据统计,咳嗽发生的原因,由于感冒受凉为最多,占到50%——80%,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老人或者孩子,感冒受凉都会是咳嗽的主要原因。但是老人和孩子的咳嗽原因又不尽相同。老人咳嗽多伴有肺气虚弱,气血亏虚,不但有咳嗽的实证,还会伴有咳嗽的虚证,如果久咳不愈很容易伤阴;而小儿咳嗽则多以肺热实证为主,但是小儿咳嗽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脏腑传变,引起多脏腑功能的衰竭,是很凶险的,所以必须及时治疗。
39健康网编辑:中医理论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风寒暑湿燥火之气皆令人咳”。咳嗽不仅有内外咳嗽之分,还有寒咳、热咳等很多种类型。最基本的,寒咳热咳如何去区分?
郭主任:寒咳和热咳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寒咳除了咳嗽之外还伴有咳声低沉畏寒,吐白痰或泡沫样痰,舌质淡,舌苔白,脉浮紧等症;热咳则表现为咳声强烈有力,吐黄痰或粘痰,面红口干,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舌苔黄厚,脉数等症。还是比较好区别的。
39健康网编辑:曾经有位老中医这样说过,咳嗽是机体对邪气的抵御反应,有些咳嗽不要急着去用止咳药,是这样吗?
郭主任:对于这个提法,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的,这些观点有点中西医结合的论点。从中医学角度来看,凡是咳嗽都是肺失肃降造成的,肺气是以清肃通降为顺,如果由于外邪或者内因等因素导致了肺气不能下降而上逆就会出现咳嗽。当然我们必须辨明病因,根据病因治疗。根据我的研究,我很赞同很多医家说过的:“见嗽莫治嗽,见痰莫治痰,治痰先顺气,气顺痰自化。”我认为这应该是治疗咳嗽的基本大法。
39健康网编辑:针对老人久咳以及小孩的咳嗽,分别有什么食疗护理方法呢?
郭主任:老人的久咳可选用的食疗方案有:第一,银耳炖汤或拌凉菜食用;第二,杏仁茶,止咳化痰平喘;第三,猪肺白果汤,猪肺白果同炖,喝汤吃过食肉,可预防咳嗽;第四,百合沙参蜂蜜茶,三者同炖,取汤服用。第五,平素多吃补肾的食物,比如牡蛎,枸杞,核桃等。
小儿可选用的食疗方案包括:第一,冰糖炖梨(带皮),同炖,喝汤吃梨;第二,萝卜丝汤,大白萝卜切丝煮水,喝汤吃萝卜;第三,经常揉擦迎香穴(鼻翼两旁),按摩鼻子,按摩风池穴可达到抵御风寒,防止感冒咳嗽的目的。
相关阅读
图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