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正文

中医经期指导 不适一一摆平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2日

在昔日名门望族中,养生是一种家教,中医不仅治病疗疾,更多时候是一家人衣食住行的生活讲究,对于闺阁千金来说更有受益一生的“佳期指导”。

我们最烦恼的腰痛、乳房胀痛、水肿、腹痛……中医都能一一摆平。

中医经期指导 不适一一摆平

中医认为,经期不适主要是内外交困——郁怒忧思、过食辛辣寒凉食物、经期受寒湿等原因,致使体内脏腑功能失职、损伤了经脉中的“冲、任”二脉而成。因此,中医对症给予适当的调理便可以逐一缓解,帮你轻松度过佳期。

经期不适NO1:腰痛

大多数女性在经期或多或少都有腰酸、腰痛的现象,这多是因为体弱、肝肾不足、寒气郁积所致。当时感觉腰部如绳缠一样又紧又痛,到了后期症状逐渐减轻。

调理方法1:热敷

仰卧,以热湿毛巾(以不滴水为度)垫于腰间疼痛部和稍下面的骶部,上面再放一热水袋,热敷约10分钟,然后分别在腰两侧热敷10分钟。

调理方法2:按摩

1 掌压腰骶部:俯卧,双掌重叠压在腰椎上疼痛处按压,以不引起疼痛为度。一呼一吸为1次,做10~15次。

2 揉摩腰背:双手搓热掌心后分别贴于后腰部,并上下按摩5次,至局部温热为止,但掌心仍需贴在腰部3分钟。做时动作柔和,呼吸自然,在意识的引导下逐步将动作和呼吸配合协调。

3 揉筋结:用拇指指腹仔细在腰、骶部触摸。如发现有压痛的硬结时,则以指腹压其上,揉1分钟。

提示:经期不要用力捶打腰背,腰背部受捶打后。会使盆腔进一步充血,血流加快,引起月经过多或经期过长,反而使腰背酸痛更加厉害。

日常护理:

1 避寒湿,注意保暖。是在冬春寒湿季节,尤其需要做好腰部的保暖,尽量避免淋雨受寒或睡在通风处。

2 久坐、久站工作的女性,要适当活动一下腰部,使腰肌解除紧张,有缓解疼痛的作用。

3 避免过多食用生冷寒湿的食物,即使在夏天,也不宜多饮冰冻的饮料,对于性寒的水果,例如西瓜。不宜一次吃太多。

调理小偏方:益母草煮蛋

益母草30克、鸡蛋2只,加水适量同煲。蛋熟后去壳,再煲20分钟,吃蛋饮汤。每天或隔天1次。此方用于经前后腰部疼痛。

经期不适NO.2:腹痛

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如果经血素来亏虚,就会导致妇科器官气血运行不畅,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以及坠痛和冷痛现象,随着月经结束会自然消失。

调理方法1:健腹操

1 仰卧,双膝稍屈起,做腹式呼吸2次。每天坚持2~8次。

2 仰卧,左右两腿轮流提腿、屈膝2次。屈膝时膝盖尽量接触到下颌,每天做3次。

3 直立,屈膝下蹲,再立起,每天坚持6次。

4 直立,脚跟提起,再放下。脚跟提起时如穿高跟鞋一样,脚跟放下时如穿平底鞋一样。每天做6次。

提示:以上活动对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缓解经期小腹疼痛有帮助。

调理方法2:局部按摩

先把两手掌心搓热贴于小腹部,作顺时针方向揉摩。然后,双手掌心分别放在两侧肋部,向小腹方向斜擦。两手掌根移动到腰部,用力做上下擦动。以上三处各揉动1分钟,以感到局部酸胀、有温热感为佳。

提示:这种按摩可起到温中散寒、调和气血、解痉止痛的作用。


日常护理:

1 摄取低脂高纤的饮食,如谷类(全麦)、蔬菜及豆类的纤维。

2 每天沐浴时按摩乳房。可使过量流失的体液再回到淋巴系统。

3 少吃盐。高盐的食物易使乳房胀大,月经来前的7~10天尤应避免这类食物。

4 防止肥胖。对于过度肥胖的女性,减轻体重将有助于缓解乳房肿痛。

5 远离咖啡。你必须全面戒掉咖啡,也就是要对汽水、巧克力、冰淇淋、茶以及含咖啡因的止痛药等完全死心。

调理小偏方:生麦芽饮

生麦芽200克放入沙锅内,加水300毫升,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分钟,滤出药液即可服用。每次经前3天连服3剂。中医认为,经前乳房胀痛由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所致。生麦芽有健脾消食、疏肝解郁的作用。

经期不适NO.5:关节痛

经期出现关节疼痛,多因寒气凝结在经脉所致,以膝关节最为常见。一般于经前一周左右开始,走路时加重,休息后减轻,伸膝(如下楼梯)时明显,屈膝时消失。月经结束后,膝关节疼痛会逐渐减缓至消失。

调理方法1:外敷

将粗盐炒热后,用纱布包裹,敷在疼痛的关节处,并在痛的关节部位来回推熨。每次10分钟,一天两次。

调理方法2:拔罐

用玻璃罐或陶罐,在里面放入燃烧的纸条,或将蘸有酒精的棉球在罐内燃烧后取出,把罐子扣在肌肉丰满的疼痛部位。留罐时间为10~20分钟。

日常护理:

1 饮食以清淡少盐、富于营养、容易消化为宜。

2 适当进行一些运动,如散步、瑜伽。

3 经期适当穿高跟鞋。因为穿高跟鞋会促使人体的重心前移,为了保持平衡,就必然将膝盖略微屈曲,这时膝关节内的间隙变大,受压减少,可使疼痛减轻。

调理小偏方:红花山楂酒

取红花15克、山楂30克,在250克白酒中浸泡1周。每天喝一小杯,可以活血,化淤,减轻疼痛。

经期不适NO.6:水肿

大部分女性在月经期间都会出现水肿,这多因为脾虚或肾虚,不能运化水分,导致体内水分滞留。

调理方法1:按摩

1 按摩小腿。双手从脚踝到膝盖向上轻捏按摩。然后将双手放在小腿肚处,由小腿外侧至内侧不停地捏拿,同样的动作再由内往外按摩。按摩小腿可以加快小腿血液循环,帮助排出腿部滞留的水分,消除水肿。

2 穴位按摩。取天枢穴(肚脐左右外侧两指宽处)、水分穴(肚脐上方一指宽处)、关元穴(肚脐下方三指宽处),将中指放在穴道上,吐气静压,以自己可以接受的力量,反覆按压数次。

调理方法2:摄取维生素E、B

1 维生素E帮助血液循环。血液循环不好,就容易引起浮肿,摄取维生素E可帮助加速血液循环、预防腿部肌肉松弛。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包括杏仁、花生、小麦胚芽等。

2 维生素B加速新陈代谢。维生素B。可以将糖分转化为能量,而B:可以加速脂肪的新陈代谢,所以水肿时要多吃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冬菇、芝麻、豆腐、花生、菠菜等。

日常护理:

1 经期前忌食成食。因为咸食会留住体内的水分,易于出现水肿现象,所以在月经来潮前10天开始吃低盐食物。

2 经期可吃些利水的食物,帮助身体排水。如车前子、绿豆、冬瓜汤等。

3 禁酒。酒精会加重经期水肿问题。如果非喝不可,则限制在1~2杯。

4 勿使用利尿剂。许多女性认为利尿剂能减轻月经的肿胀不适,但利尿剂会将重要的矿物质连同水分,一起排出体外,对身体不利。

调理小偏方:红豆汤

用小火煮红豆汤,熬到汤的分量只有原来清水的一半即可饮用。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红豆可以除湿、利尿,对脸部、脚部浮肿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