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早在《诗经》中就有梅的记载。梅花的品种繁多,有紫梅、红梅、白梅、江梅、重叶梅、盆栽梅和高大的梅树等200多种,宋代范成大已有《梅谱》专著,收载颇详。
梅花属蔷薇科植物,药用以白梅花为主,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称为“绿萼梅”,目前中药学中一直袭用此名。梅花药用,每年1~2月间采取含苞待放的花蕾(此时香浓而持久),摊置席上,晒干或烘干备用。梅花味微酸、涩,性平,无毒。《百草镜》说它“开胃散郁。煮粥食,助清阳之气上升;蒸露点茶,生津止渴,解暑涤烦。”《饮片新参》载:“绿萼梅,平肝和胃,止脘痛、头晕,进饮食”。梅花含挥发油和多种维生素类物质,有调节神经、助胃消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烦渴、胸胁胀痛、食欲减退和疮毒等。
梅花食医兼优。仅此介绍几则食用、药用法:
(1)梅花粥:先以粳米一二两煮为粥,待煮粥熟,加入白梅花瓣(研粗末)10~15克,同煮一二开即可食用。此粥舒肝理气,健脾开胃,解热毒。适用于肝胃气痛,梅核气,神经官能症,及乳腺炎、瘰疬(淋巴结核)、疮毒等。常食能益气阴,调脾胃,强身健体。
(2)梅花汤(茶):用半开的梅花,溶蜡封花口,投入蜜罐中浸渍备用。可每次取蜜渍梅花二三朵,加蜜一汤匙,点沸汤冲泡饮用,有清热涤烦、生津止渴之功。
(3)蜜渍梅花法:用白梅肉30克,取雪水浸梅肉;再用其汁润梅花,露一宿;取花瓣浸于蜜中,以后每食少许。或以花瓣3~5克,加酒二三盅同眠,服之能提神醒脑、疏肝和胃。
(4)梅花合欢枕:用梅花200~300克,配合欢花150克,布包装入枕心中即可。常用此枕不但馨郁宜人,且能调畅心神,安魂魄,悦心脾,宽胸怀,益容颜。
小编推荐:我国是梅花的故乡,约有150多个品种。种梅、赏梅、历来是我国人民的高雅情趣……[详情请点击:梅花美丽入药好]
山茶花 山茶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每于深冬开花,品类多达几千种。山茶花和子实皆可入药,其叶类茗,又可作饮,故《救荒本草》云:“山茶花嫩叶炸熟水淘可食,亦可蒸晒作饮”。《本草纲目》记载:山茶花能“治吐衄诸血,肠风下血”及“汤火伤灼”,说明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治出血证,可用红山茶10~15克,研末,入童便100毫升、黄酒10毫升,冲服。红山茶花研末,麻油调涂,能凉血解毒,对烫火外伤有良效。
小编推荐:山茶花在药用价值上亦高,有收敛、止血、凉血、调胃、理气、散瘀、消肿等疗效……[详情请点击:山茶花的药用价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