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因寒而致的各种疾病多了起来。艾灸则可温经散寒、扶阳固脱,对寒疝腹痛、泄泻、痛经、寒湿痹痛等病症有良好的疗效;且因其简便易行,方便有效,不失为一种家庭治疗保健的良法。
1.艾条灸:艾条即为包装成柱状的艾绒,可在医药器材店里买到。将艾条一头点燃,手如持笔状握艾条,以燃头对准穴位或病位施灸,距离以有温热感为度,此为“温和灸”;在施术部位上方作环转运动,称“回旋灸”;像鸟雀啄食般上下施灸,称“雀啄灸”。
2.艾炷灸:把艾条包装去掉,将其中的艾绒捏成莲子大小的圆锥形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施治。使用时常在艾炷下垫以盐、姜片、蒜泥等作介质。一般病症每次施灸3~5壮。
1.在艾灸过程中要注意防寒保暖,以免因受凉而加重病情。
2.使用隔蒜灸时应注意灸治时间,以免刺激量过大而引起皮肤发泡。但发泡也无须惊慌,适当的发泡疗效更好。小泡无须处理,待其自然吸收即可,大泡可将其刺破,外涂龙胆紫。
3.对于病情较重者,不可拘于艾灸一法,应配合药物等治疗手段,方可收到良效。
相关阅读
图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