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正文

三药同源 但功效各异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02日

板蓝根、大青叶、青黛三味药同源自十字科植物菘蓝,都具有清热解毒之功,但使用部位和加工方法不同,功效各有侧重。

板蓝根

板蓝根又名靛青根、马蓝根,性寒,味苦,入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用于治疗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流行性腮腺炎、喉痹、疮疖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骨髓炎等。《现代实用中药》载:“马蓝根为清凉、解热、解毒剂,用于丹毒、产褥热等。”《中药志》亦载其“清火解毒,凉血止血。治热病发斑,丹毒,咽喉肿痛,大头瘟,及吐血、衄血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板蓝根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致病菌都有抑制作用,为抗病毒中药的典型代表,临床效果确切。研究还表明,板蓝根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破坏白血病细胞,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临床上板蓝根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常与金银花、连翘、荆芥等配伍;治大头瘟,头面红肿,咽喉不利,常与玄参、连翘、牛蒡子等配伍,常用方剂有李东垣的普济消毒饮;治疗肝硬化,可与茵陈、郁金、薏苡仁等配伍;治痘疹隐而不出,可与甘草同研为细末,取雄鸡冠血三两点,同温酒少许,食后同调服;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可与山慈菇、连翘、甘草、青黛(冲)配伍,水煎温服。

板蓝根虽功效显著,但服用亦有禁忌,体虚而无实火热毒者忌服;有过敏史者慎用。中成药板蓝根颗粒剂也应避免大剂量、长期服用,尤其是儿童,千万不能用成人剂量,更不能长期大剂量服用,中病即止,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大青叶

大青叶原名大青,又名菘蓝叶,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蓼科植物蓼蓝、爵床科植物马蓝、豆科植物木蓝的叶,亦做为大青叶使用。其性寒,味苦,入肝、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温病热盛烦渴、流感、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肠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黄疸、痢疾、喉痹、口疮、痈疽肿毒等症。《本草纲目》载:大青叶“主热毒痢,黄疸,喉痹,丹毒。”“蓝叶汁,解斑蝥、芫青、樗鸡,朱砂、砒石毒。”《本草正》亦载其“治瘟疫热毒发狂,风热斑疹,痈疡肿痛,除烦渴,止鼻衄、吐血,杀疳蚀、金疮箭毒。凡以热兼毒者,皆宜蓝叶捣汁用之。”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青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白喉杆菌及痢疾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对乙型脑炎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等也有抑制作用。此外大青叶还有杀灭钩端螺旋体的作用及抗大肠杆菌O111B4内毒素作用。

更多有关中药鉴别内容,请点击查看【中药鉴别】专题栏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