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豨莶草,有清热解毒之功。治疗热毒风盛或湿热下注所致的便血、肛门肿痛、有下坠感等症状,余常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痔康片,改片剂为丸剂,甚效。方用:豨莶草、金银花、槐花、地榆炭、黄芩各50克,大黄20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天服3次,每次服1丸。本方有清热凉血、泻热通便的作用,用于可用于一、二期内痔见上述证候者。孕妇忌服。
豨莶草还有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余治疗肝肾两虚,头晕目花,耳鸣,腰酸肢麻,须发早白等症,常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首乌丸。方用:制何首乌360克,生地黄200克,牛膝(酒炙)40克,桑椹182克,女贞子(制)40克,墨旱莲235克,桑叶(制)40克,黑芝麻160克,菟丝子(酒蒸)80克,金樱子259克,补骨脂(盐炒)40克,豨莶草(制)80克,金银花(制)20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天服3次,每次服1丸。本方有补肝肾,强筋骨,乌须发的作用,亦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
阅读本文的人还看过:
1、秋季减肥食谱
2、骨折病人吃什么好
3、抗衰老最好的方法
4、蜂蜜水什么时候喝好
5、中药独活
6、中药徐长卿
更多有关中药常识内容,请点击查看【中药常识】专题栏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