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正文

便秘的刮痧疗法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02日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病症。便秘是临床常见症状,可出现于各种急慢性病症过程中。

    主要症状有粪便量少、干硬、次数减少等,轻者可无其他症状。部分顽固性便秘者可十余天到一个月才大便一次,可伴有肛门直肠压迫感,排便不净感,便意频发。亦可有会阴、臀、大腿后面和髋关节附近区域的钝痛,并于排便后消失。并发痔疮、肛裂、肛周溃疡的乳头炎者,可出现肛门灼痛和便血。有时亦可有头昏头痛、厌食、口臭、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另外可有各种器质性病变相应的临床症状。本病可分为实证与虚证两大类。

    一、实证便秘

    (一)症状

    以大便秘结,暖气频作,腹中胀痛,纳食减少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大肠俞、小肠俞、天枢、肾俞、大椎、内庭。(见图2-13-1、图2-13-2、图2-13-3)

    (2)定位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小肠俞: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一骶后孔。

             天枢:在腹部,肚中旁开2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内庭:足背第二、第三趾间缝纹端。

    (3)刮拭顺序 先刮颈部大椎穴,然后刮背部肾俞至大肠俞、小肠俞,再刮腹部天枢穴,最后刮内庭。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刮拭背部肾俞至大肠俞、小肠俞穴,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刮拭,30次,出痧。刮拭腹部正中线天枢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最后用刮板角部重刮足部内庭穴,30次,可不出痧。

    二、虚证便秘

    (一)症状

    虚秘表现为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短气,便后疲乏,大便并不干结,面色苍白。

    (二)治法

    (1)选穴 大肠俞、小肠俞、天枢、肾俞、足三里、气海、三阴交。(见图2-13-1、图2-13-2)

    (2)定位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小肠俞: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一骶后孔。

             天枢:在腹部,脐中旁开2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气海: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

更多有关中医刮痧内容,请点击查看【中医刮痧】专题栏目

相关阅读